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在上海,Fender为新一代音乐人造了一个“家”

发布时间:2025-10-29 23:01:31  浏览量:3

引言

或许一个词就够了:无冕之王。

自1946年品牌创立起,Fender便定义了电吉他的声音标准,成为世界上被弹奏最多的乐器品牌。它的故事,由一长串传奇书写,从Jimi Hendrix、Eric Clapton到David Gilmour;由当代巨星接力,John Mayer到Bruno Mars;也在中国回响,从崔健、汪峰到张亚东。

它是拨动琴弦者的毕生梦想,也是悄然融入你我日常的文化符号——那个手机输入法里的电吉他的Emoji,原型就是一把Fender Stratocaster。

而现在,这个无冕之王带着一个真诚的问题来到了中国:

一个承载着全球音乐历史的品牌,如何带着对音乐最本真的敬畏,和一群有“少年心气”的伙伴,为中国独特的音乐生态,量身打造一个可以共创的未来?

在上海徐汇区宝庆路上,Fender上海体验空间的开启,就是这个答案的序章。

上海,一个新故事的起点

十月的上海,多了一种新的声音。在“上海音乐地图”上,Fender的名字被圈画进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群,与它为邻的,是浣熊唱片、SYSTEM、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上海,对于所有致力于构建文化社群的全球品牌来说,都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城市。Fender上海体验空间选址于徐汇区宝庆路上,一座始建于1925年的花园洋房,连同周围的名人故居与历史建筑,是老上海风情的缩影,隔着一条种满悬铃木的马路,上海音乐学院就在不远处静静伫立。

梧桐掩映的宝庆路上,Fender上海艺术家体验空间正式开启。(图/FMIC)

79年前,在加州的一间工厂里,Fender创始人Leo Fender是个工程师,一个痴迷于音乐的人。他总是在倾听那些巡演归来的乐手们谈论,一把琴哪里顺手,哪里又在和他们作对。他相信艺术家是“天使”,而他的工作,就是造出那双能让他们飞翔的翅膀。这是Fender服务创作者理念的起点。

当Fender的初心抵达中国,互联网成为了它与乐手们建立直接对话的桥梁。2018年,Fender首家直营电商店铺在天猫成功开设;2023年,Fender京东直营店的开启继续助力Fender深耕国内电商领域和音乐行业。自Fender在国内开展电商业务起,业绩持续呈两位数增长,取得了卓越成绩。Fender的琴声,出现在了各大音乐节、热门综艺和无数年轻人的卧室中。

2023年,Fender全球首家旗舰店于东京原宿落地。社媒平台上,大量中国音乐家和爱好者分享了他们的“朝圣之旅”。值得注意的是,驱动他们跨海而行的,并非是“无处可试”的窘境,毕竟Fender通过其成熟的经销商网络,早已遍布中国各大城市的线下琴行。

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市场需求:当一个品牌的产品力被广泛认可后,消费者——尤其是核心粉丝社群——所追逐的将不再是单纯的商品可得性,而是品牌文化所能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和身份认同。东京旗舰店恰恰满足了这种超越“购买”本身的精神需求,它是一个文化地标,而非仅仅一个销售点。

这些来自中国市场的热烈回响,清晰地向Fender传递了一个信号:在中国,仅靠线上DTC(直面消费者)和传统的经销商渠道已不足以支撑其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品牌高度。市场正在呼唤一个能够承载其历史、美学和社群功能的物理空间。

Fender亚太区总裁Edward Cole。(图/FMIC)

对于Fender亚太区总裁Edward Cole而言,这显然已经从一个商业选项上升为一种战略必然。“中国的本土音乐家和演奏家,正用他们的母语,在全球舞台发出越来越强的声音,”他在谈及中国市场时表示。这番话的背后,是Fender对中国市场的重新评估:这里不仅是一个巨大的销售市场,更是一个需要被深度培育和服务的、日益成熟的音乐文化生态。

2025年10月,Fender上海体验空间正式开启。与传统的零售店不同,Fender上海体验空间借鉴了其在东京、伦敦、纳什维尔成功的“Artist Showroom”模式,并将团队办公与新品体验、艺术家支持与社群联结融为一体,旨在建立一个超越纯粹商业关系的、更具粘性的艺术家社群。

在这里,一位音乐人的旅程将被全程支持:可以第一时间上手全球最新的设备,也能将一个定制款的构想推进为现实;小到一次巡演的紧急备件,大到一场全球性的联合推广,所有需求都将得到即时响应。

Fender上海体验空间一楼新品展示区。(图/FMIC)

这或许正是Leo Fender“为天使造翅膀”的初心,在今日中国最真诚的落地方式——它关乎乐器,但最终,是为了服务那些创造音乐的人。

“为艺术家插上翅膀”

“为艺术家插上翅膀”,是Fender的品牌使命。自第一把电吉他售出起,它便为全世界无数创作者插上了翅膀。而弹奏Fender的中国音乐人,他们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更属于这个时代,共同构成了一部当代音乐史——并最终,成为下一代人拿起吉他的最初冲动。

十年前,16岁的顾杰辍学在家,耳机里循环的是万能青年旅店。在一个粗糙的现场视频里,他看清了董亚千手中的琴——昏暗灯光下,一把奥林匹克白色的Fender Stratocaster,像一道白光。第二天,他拿起爸爸那把落满灰尘的旧木吉他,笨拙地按下了第一个和弦。

同样是十年前,凯文走进了伦敦丹麦街的乐器行。为了弹出《Comfortably Numb》那段伟大的独奏,他买下一把几乎复刻偶像的黑色Fender Stratocaster,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狭小的排练室里组建了乐队。

对于创作者来说,音乐不只是日常无事时的消遣,它是一种力量,超越了死亡,超越了衰老,是支持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为了让这些因热爱而坚持的声音能被世界听见,2018年,Fender启动了“Fender Next”艺术家支持计划。它在全球寻找处于事业起步关键期的新锐力量,提供设备与营销的全力助推。在中国,这份支持也从未缺席,像Chinese Football、落日飞车、肖骏等优秀音乐人都曾得到扶持。

未来的声音,由此奏响。Fender Next 2025年度计划,为全球新锐艺术家赋能。(图/FMIC)

然而,简单的复制远远不够。Fender中国区总经理戴筠杰告诉我们,“虽然‘为音乐人插上飞翔的翅膀’的品牌核心使命是全球一致的,但在中国必须采用量身定制的模式。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传播环境也非常独特,因此我们的运营策略需要深度本地化。”

于是,一个更贴近中国土壤的计划应运而生。2025年,Fender正式推出专门针对中国本土音乐人的计划“Fender Boost”。对于首批四组“Fender Boost”音乐人,Fender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实现创意所必需的乐器设备,也借助Fender的品牌与渠道资源,帮助他们扩大影响力,并与乐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这背后,是一种更深的承诺:不仅是递给他们一把好琴,更是借助Fender的全部资源,去放大中国那些被值得被听见的声音,帮助他们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Fender中国区总经理戴筠杰在揭幕仪式上致辞。(图/FMIC)

这份决心,源于Fender对中国音乐生态中两股并行浪潮的敏锐洞察。

Fender看到,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正从过去纯粹的模仿,转向对真实自我表达的渴望。正如Edward Cole所观察到的,“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特点是不受历史的影响和束缚,他们有潜力和能力创造出好的音乐,他们通过音乐向世界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方式是深刻而有趣的,相信他们将引领电吉他和贝斯音乐的潮流。”

与此同时,一股由吉他驱动的音乐复兴,正在全球范围酝酿。在中国,这股浪潮的面貌尤为多元:既有像李荣浩这样,以吉他创作引领主流乐坛的唱作人;也有如万能青年旅店的董亚千,用标志性的吉他Riff构建起宏大叙事的独立乐队灵魂;还有肖骏这样,在世界爵士乐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新锐音乐人。他们正用手中的琴弦,让乐器重新成为音乐表达的中心。

爵士吉他手肖骏为当代吉他音乐注入了来自中国的独特视角。他和他的INNOUT乐队作为特邀表演嘉宾出现在Fender 上海体验空间的揭幕活动上。(图/FMIC)

而未来, Fender上海体验空间会成为中国音乐的关键枢纽之一。Fender将从这里出发,持续发现和培养新兴音乐人。

对于一个新兴音乐人来说,或许没什么比一个真实的社群更重要。在Fender上海体验空间,他们可以用顶级的设备,测试最新的想法;与同好及前辈交流,解开一个音色的难题;通过沙龙和即兴演出被听见,最终被Fender看见。

这便是Edward所说的:“我们所做的,是让他们真正进入一个社群,他们会从彼此的鼓励中得到支持,从而离梦想越来越近。”当激情被激励,当才华被看见,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才能真正开始。

推开门,每个人都是热爱音乐的人

Edward在上海体验空间的开幕致辞与后续采访中提到——

过去数年,Fender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从复刻经典的美产第二代复古系列American Vintage II系列,到拥抱数字时代的综合音箱模拟工作站Tone Master Pro,Fender代表着对极致音色的深度探索,也让中国音乐人能与世界同步。

过去几年,Fender最大的经验是什么?是走近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Fender被中国的粉丝们称为“芬达”,从“我是学生,能不能送我一把吉他/贝斯”的社媒留言调侃,到“能否多举办一些大师课”,甚至是“希望上海空间能有一个小小的录音角”的真诚许愿……来自不同渠道的用户声音都能被捕捉并倾听。

而Fender上海体验空间的开启,则有希望将这些线上的倾听与承诺,转化为线下真实体验的开始,它重新定义了乐器品牌的线下逻辑,让更多的人也可以享受到超越期待的社群体验。

在Fender上海体验空间的二楼会客厅,音乐家与Fender China团队在此碰撞灵感,开启合作。(图/FMIC)

Fender China团队是一群有“少年心气”的人。在Fender公众号上,8月他们发布了一条招聘,“Fender赋予每一个梦想的可能性”,任职要求的首要条件是,你必须是个吉他或贝斯玩家。在Fender China团队中,几乎每个人都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如此热爱音乐,想要帮助更多人走进更深的音乐世界。

Fender相信,一个健康的音乐生态,不仅需要顶尖的艺术家,更需要肥沃的土壤。而这个空间所做的一切,就是培育土壤:降低人们接触、理解、并最终爱上音乐的门槛。Edward说,Fender团队中每个人的使命,都是在音乐旅程的每一个阶段支持演奏者。而在这个空间里,这个“旅程的起点”,被前所未有地提前到了第一个和弦响起之前。

现代音乐一直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轻盈、敏锐,经常是时代的先声。在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音乐。在无数虚拟的连接之外,它提供了一种最古老也最真实的途径——经由一段共同的旋律,一种共通的情感,人们得以重新看见彼此。

而现在,Fender为你打开了一扇可以走进这种连接的门。无论你是谁,为何而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片刻。因为超越国籍、语言、身份的区隔,音乐带给人最真实与平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