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 李萍:用音乐浇灌童心 让艺术点亮梦想
发布时间:2025-08-06 16:11:18 浏览量:2
李萍,沙坡头区政协委员、中卫市第十三小学音乐教师,她扎根基层音乐教育工作十二载,从农村特岗教师成长为音乐教育骨干,她始终坚守“以美育人、以乐启智”的教育初心,用音乐改变着一个个孩子的命运。
用音乐传递快乐与自信
2013年的夏天,刚从宁夏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的李萍做出了一个让同学们惊讶的决定——报名参加特岗教师计划,前往中卫市农村小学任教。这个选择源于她内心深处的教育理想:“音乐不应该只是城市孩子的特权,农村孩子同样有享受优质音乐教育的权利。”
李萍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歌曲背景。
初到任教的农村小学,艰苦的条件超出了李萍的想象:80名学生,10名老师实行包班制,老师轮流带课成为常态,尘土飞扬的操场和漏风的木门宣告着并不优越的教学环境。
李萍回忆道,当时班级里有个学习特别好的女孩,父母骑车去务农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母亲当场死亡。“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只有在音乐课上才会露出笑容。”李萍发现女孩嗓音独特,便在每次歌唱中夸赞她的音色,还在课后辅导她正确的发声方式。在李萍的鼓励下,女孩成为合唱团高音部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也从遇人眼神躲闪变得阳光自信。
创新教学点燃音乐火花
2021年,李萍被调入中卫市第十三小学。这所学校的学生构成复杂:有城市孩子,也有随务工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李萍将教学经验与教育资源相融合,开启了音乐教育的新探索。
2023年李萍创建了学校“Do Re Mi 哆来咪”合唱团,初创阶段困难重重,孩子们几乎都是零基础。但李萍坚持“要唱出最本真的声音”的理念,从最基础的发声训练开始,一步步带领孩子们走进合唱艺术的大门。合唱团从成立起,连续3年在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合唱类)比赛中,蝉联小学组一等奖,还在各类其他比赛中屡获佳绩。
课堂上,李萍带学生们鉴赏戏曲。
李萍还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她将中卫道情、花儿等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带领孩子们走访老艺人,学习原生态唱腔。在排演剧目《三个女红军》时,她摒弃以往的成年人演员阵营,选择用学生们来表演,让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深入孩童们的心中。这个节目在沙坡头区戏曲展演中获得二等奖。在《一只鸟仔》的创意编排中,60名孩子戴着跟非遗老师学习制作的鸟嘴道具表演,在沙坡头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小学组中获得了一等奖。李萍通过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本土文化,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用关爱指引孩子们的前进路
在李萍的教学经历中,收获了太多质朴的感动。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小敏(化名)让李萍印象深刻。小女孩常年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因为家里重男轻女,小敏从来没有庆祝过生日。李萍了解到小敏家的情况后,在小敏生日当天给小敏订蛋糕、买新鞋,和全班同学一起给小敏过生日。小敏十分感动,趁着午休采了桑葚专门带给李萍。2023年,小敏考上大学后专程来银川看她时,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感动的泪水。
还有一次同学们调皮,在合唱时发出怪叫,屡教不改,李萍罕见地发了火,当天下午她就收到了一袋牛奶,孩子们用皱巴巴的纸条留言:“老师不要生气了。”这些温暖的瞬间,成为她坚持为人师的不竭动力。
如今,走进中卫市第十三小学,处处都能感受到音乐的气息:音乐教室外墙上贴满孩子们的作品,走廊里展示着合唱团的获奖照片,课间时分校园里回荡着悦耳的歌声。这些变化,都凝聚着李萍12年的坚守与付出。
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李萍坚定前行,将用日复一日地坚持,艺术的魅力传达给每一名学生。在这位普通音乐教师的琴键上,跳动的不只是音符,更是无数孩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