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可惜!音乐人王伟去世,曾被央视多次报道,年轻又帅气,年仅39岁

更新时间:2025-04-01 16:44  浏览量:4

2025 年 3 月 31 日清晨,终南山南五台弥陀寺青烟袅袅。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在此举行 —— 没有鲜花簇拥,没有哀乐低回,唯有古琴声在山间回荡。躺在往生被下的,是年仅 39 岁的青年古琴演奏家王伟。

这位被央视称为 "西北古琴复兴第一人" 的艺术家,终究没能跨过这个春天。

从秦腔少年到终南琴痴

甘肃秦安的古老戏台上,总能看到一个追着鼓点打拍子的小男孩。1986 年出生的王伟,在秦腔世家的熏陶下,早早展现出音乐天赋。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系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古琴结缘。"当指尖触到丝弦的瞬间,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心跳。" 他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初次抚琴的感受。

毕业后的王伟选择扎根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创办明德琴社,带领团队深入终南山采风,将道家音乐元素融入传统古琴技法。历时三年完成的《终南琴韵》系列,不仅填补了西北古琴创作的空白,更让 "终南琴派" 在业界崭露头角。

让古琴 "出圈" 的先锋

2023 年深秋,浙江卫视《追星星的人》节目组在华山之巅架设机位。云雾缭绕间,王伟一袭青衫端坐 "华山论剑" 石碑前,一曲《广陵散》引得在场嘉宾屏息凝神。这段 "古琴华山论剑" 的片段登上热搜榜首,让千万观众记住了这个儒雅的身影。

他的创新远不止于此。为配合 "一带一路" 文化交流,王伟将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元素融入古琴演奏,创作《飞天引》;在短视频平台开设 "古琴小课堂",用动画演示减字谱的奥秘;

甚至跨界与电子音乐人合作,推出《琴禅步芷》数字专辑。这些大胆尝试,让古琴这个传承三千年的古老乐器,在 Z 世代中掀起新热潮。

生命定格在艺术巅峰

2025 年 3 月 29 日晚 7 时 15 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抢救室里,心电图最终归于平静。这位曾在国宴上为外宾演奏的艺术家,倒在了筹备个人音乐会的工作间隙。

据知情人透露,近半年来他多次出现胸痛症状,但总以 "筹备演出要紧" 为由拒绝全面检查。

在他的工作室里,未完成的《长安十二时辰》组曲手稿摊开在案头,琴架上的 "九霄环佩" 琴还带着体温。手机备忘录里,最后一条记录停留在 3 月 28 日:"联系音乐厅灯光设计,修改《进终南》第二段转调方案。"

被铭记的音乐遗产

消息传开后,文艺界陷入哀思。相声演员苗阜在朋友圈写下悼诗:"终南云深处,琴音绕梁时。此去蓬莱境,犹记伯牙期。" 更令人动容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 "线上追思会",用古琴接力演奏他的作品。

数据显示,王伟离世后一周内,其作品在音乐平台的播放量暴涨 300%,《永寿庵》《圣香引》等曲目登上非遗音乐榜前列。他的教学视频被制作成公益课程,惠及全国 200 多所中小学。正如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唁电所言:"他用生命诠释了古琴艺术的当代价值。"

结语

在王伟的社交媒体主页,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 2024 年 12 月 26 日。视频里的他坐在终南山溪边,指尖流淌出的《流水》与山涧声交织。配文写着:"音乐是永恒的对话,我愿做个永远的倾听者。" 如今,这位倾听者永远沉睡在终南山的怀抱中,但他留下的琴音,仍在中华大地上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