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与血脉的深情交响——聆听歌曲《爱在四川》
发布时间:2025-08-27 23:22:33 浏览量:3
文/胡冬晴月
词作家屈全绳先生近影
《爱在四川》不是一首浮于表面的赞歌,而是一封用音符写就的家书,把四川的山水筋骨与人文血脉都揉了进去。屈全绳老师的词,像老茶馆里娓娓道来的龙门阵,亲切又鲜活;王富强老师的曲,似岷江之水奔涌跌宕,有激越也有温柔;车璐老师的嗓音,则如穿越竹林的清风,带着花椒的微麻、茶香的清润。它让四川人听见故乡滚烫的温度,也让异乡人听出这片土地的魂——是峨眉的云、都江堰的水、三星堆的古光,更是男人顶天立地的脊梁、女人似水多情的目光。
一、主题:以“爱”为骨,贯通千年川魂
歌词一开口,就抓住了四川的形与神。峨眉的灵、青城的幽,不仅是山水,更是一种深植于土地的精神图腾。它不空谈大美,而是落笔于人间烟火——“男人顶天立地,女人多情缠绵”,寥寥几句,就把川人刚柔相济的性情勾勒得淋漓尽致。男人如大山,扛得起风雨;女人似流水,绕得住温情。更有味道的是,它将三星堆的古老神秘、都江堰的千年润泽,与今日四川人“策马扬鞭”的奋进相连,让“爱四川”不止于怀旧,更是对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礼赞。副歌一句“你是我梦中的摇篮,心中的港湾”,既飘着游子的离愁,也沉着扎根者的笃定——爱四川,是爱她辉煌的从前,也更爱她始终向上的明天。
二、歌词:如川菜般泼辣又回甘的诗意
屈全绳老师写词,有如川菜烹调——敢下料、猛火攻,却回味悠长。他笔下的三星堆、都江堰,不只是地理标签,更是情感的容器。“千秋万代耀四川”,耀的是文明,也是人。没有华丽辞藻,“顶天立地”“策马扬鞭”这类口语,就像老乡拍着你肩膀打招呼,让厚重历史忽然可亲可触。结构也藏了心思:从山水起笔,至人文收墨,最终汇成一句“我爱你四川”,浩浩荡荡,如三江汇流。而“先贤辈出,英烈璀璨”的留白,则留给听者自己去填满记忆与怀念,宏大叙事悄然化成每个人的心事。
三、旋律:五声调式中的新川意
王富强老师的曲,是能听见的四川。主歌部分以羽调式浅浅铺开,清透似锦江流水;副歌一转,徵调式豁然开朗,如登金顶见云海奔来,隐约还有川剧高腔里的顿挫气韵。编配上也见心思:弦乐如江涛奔涌,竹笛点缀似林间鸟语,间奏融进四川清音特有的“哈哈腔”,跳跃的音粒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鲜又地道的川味。节奏也跟着词意走:主歌舒缓似茶馆闲聊,副歌节奏加紧如马蹄声疾,尤其一句“策马扬鞭”,切分音一出,顿生一股向前奔的劲。
四、演唱:车璐用声音画四川
车璐老师的演唱,让文字站成了山水。她不炫技,主歌细雨轻喃,副歌情感迸发却依旧节制。唱“男人顶天立地”时,声音厚实如钟;转到“女人多情缠绵”,声线又瞬间柔似一匹蜀锦——刚柔之间的转换,恰是川人的性情注脚。她还在句尾轻轻带出一点方言的韵,“川”“天”字尾音略拖,像极了川话里的糯,亲切得如同邻家幺妹儿的招呼。最动人的是高潮处——“我爱你四川”一句,她以弱声收束,微微颤音如泪光闪烁,不靠呐喊,却以克制后的哽咽,唱出了对故乡最深长的告白。
“抹不去那都江堰的畅想,无时无刻都在想还要讲……”这或许就是《爱在四川》最深的回响:故乡从未走远,它早已流入血脉,成为生命中永不散场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