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名高校学生演唱经典歌曲暖场,揭秘合唱团服装“铁血灰蓝”
发布时间:2025-09-03 08:53:53 浏览量:2
在纪念大会上,阅兵开始前,约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演唱暖场歌曲,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情绪。他们身上穿着的演出服装既有律动感,又沉稳大气。这背后,是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团队历时半年的匠心打磨。
首创“铁血灰蓝”新颜色
直到今天,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服装设计团队负责人邹游回想起敲定“铁血灰蓝”这个颜色时的兴奋,仍记忆犹新。对于服装设计来说,主视觉是最重要的元素,如何契合纪念活动总基调,是服装设计成败关键。
在不断推演设计图稿的过程中,设计团队意识到,设计需要回归到一个根本的支点上:80年前物资匮乏的抗战岁月里,我们的战士穿的是什么?是朴素的灰蓝色军服。蓝色象征沉稳、凝练,灰色是稳固的颜色,能体现军人的刚毅。在不计其数的讨论中,灰蓝色渐渐浮出水面。经过反复的测试,设计团队最终确定了一个拥有独特饱和度的灰蓝色,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阴天下雨都有良好表现力。
邹游清晰记得,在某次设计评测会上,专家和领导正在讨论如何为这个颜色命名,“为什么不叫铁血灰蓝?”这个提议让在场所有人眼前一亮。铁血灰蓝,就是它了!铁血与灰蓝合在一起,正是当代人对抗战岁月的集体记忆,更是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当代年轻人,与80年前那群扛着枪去战斗的年轻战士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形成一种心灵的共振。
款式设计刚柔并济 细节满满
在款式设计上,设计团队也独具匠心。女合唱队员的连衣裙柔美灵动,整体采用渐变色设计,领口肩部是铁血灰蓝色,向下逐渐过渡到汉白玉白,与国旗杆汉白玉护栏的颜色形成呼应;男合唱队员的服装与女款略有不同,上半身是铁血灰蓝色衬衣,下半身是白色西装裤;分指挥则是一身英姿飒爽的白色中式套装。
细心的观众会问,男合唱队员的服装为何不是渐变色设计?“渐变色的确能体现灵动感,但是如果男女合唱队员都用渐变色,动感太强,反而显得很乱。”邹游说,男合唱队员的色块组合给人一种脆生生的利落感,和女合唱队员站在一起,呈现刚柔并济之美。这种刚柔并济还体现在了细节上,女合唱队员的裙装领口是圆弧形小翻领,温婉柔和;男合唱队员的衬衣领口则是尖角设计,立整挺拔。
服装设计上的细节还有很多。分指挥的白色中式套装上刺绣着丰饶金色的线条,与广场不远处金光熠熠的年号台遥相呼应,袖口和纽扣上的长城标识更是搭配了广场上无处不在的长城元素。
隆重而舒适 让穿着者由内而外散发自信
作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资深服装设计师,邹游主持过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等大型广场活动的服装设计工作,他始终坚持的理念是,用服装的设计与细节,让穿着者能由内而外散发自信。
邹游说,在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参与合唱的大学生们需要通过演唱这些歌曲来展现当代年轻人的自信与精气神儿,而演出服装是为他们助力的重要元素。“如果衣服穿着不舒服,表演者的表情、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观众一看就能看出来。”邹游对所有服装的版型精益求精,男合唱队员的裤型修改了无数遍,裤脚的宽窄有严格的尺寸;女合唱队员的裙摆褶数也都经过精心测算;分指挥上衣的腋下区域多设计出一个三角插片,方便抬臂挥动;所有服装的腰背部都设计了小口袋,便于携带和隐藏耳返设备;演出鞋用上3D打印技术,看上去是皮鞋款式,但鞋底如同运动鞋般舒适;服装的材质经过重重测试,具备排湿、透气、防晒等功能,即便是烈日当头大汗淋漓,衣服上也不会出现大片汗渍……
在北京服装学院及服装设计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服装设计充分地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自信和精神面貌。在纪念活动中,服装设计团队虽然无法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但在合唱团唱响革命歌曲的那一刻,他们与合唱团、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同频共振,所有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向着同一个方向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