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北京日报独家揭秘|暖场歌曲为何选这四首

发布时间:2025-09-03 09:26:23  浏览量:3

9月3日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了4首动人心弦的暖场歌曲,在歌曲选择、曲目改编、演唱动作等方面有怎样的设计巧思?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广场活动部副部长、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向荣深度解读。

四首暖场歌曲精心挑选 含义深远

虽然暖场环节只有短短8分钟,但挑选歌曲的过程费尽心血。肖向荣和团队从政治、艺术、时间、历史和地理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反复打磨,精选出了4首歌。第一首《松花江上》代表抗日战争的起点。1931年,日本侵略东三省,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发出抗日宣言。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第二首《在太行山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展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抗日决心;第三首《保卫黄河》发出全民族抗日、同仇敌忾的怒吼。“无论今天的青年,还是80年前的青年,都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决心。”第四首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称它为‘真理之歌’,中国共产党在14年波澜壮阔的抗日历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最后的胜利,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创新改动《松花江上》 唤醒每一个人

老歌要新唱,既要唱出历史使命感,还要带有时代共鸣。肖向荣说,几首歌曲中,最具巧思也最重要的是《松花江上》的改动。最初暖场歌曲并未选择这首歌,因它诞生于东北沦陷之时,整体曲调偏悲惨低沉,并不符合纪念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情感。“我们选择了很多其他歌曲,但都不合适,还是要回到‘九一八’,回到14年抗日的起点。我们和军乐团反复打磨,对歌曲进行了改编。”肖向荣说,《松花江上》并未全曲唱完,去掉了过于悲伤的部分,强调了“九一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点。“中华民族经历过悲惨的时刻,但不会被打倒。我们呈现出的是斗志昂扬的呐喊的‘九一八’,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每个人听完都有被唤醒的感觉。”

以中轴线为核心集体转身 向英雄致敬

肖向荣介绍,今年合唱团最大的特点是在歌唱过程中增加了动作。《松花江上》号角响起时,合唱团全体成员共同转向纪念碑。“这给合唱团训练以及现场收音、直播都带来了很大挑战。”肖向荣认为,但如果站立不动,就缺少了情感上的依托。所以设计了一个致敬英雄的动作,全体合唱团成员以中轴线为核心,集体转向纪念碑再转回来。其他的动作还包括,唱到“九一八”时握拳怒吼,唱到“红日照遍东方”时从东方看向城楼等等。“我们力求在有限的几首歌曲中更多展示今天的年轻人对历史、歌曲及抗日战争的理解。”肖向荣预测,和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领诵员献词环节一样,合唱团的动作、表情和状态将成为大众传播和国际传播的一个记忆点。

跨越80年时空 用歌曲连接两代青年

肖向荣说,合唱团今年还深度参与了阅兵,唱响《请你检阅》。这是一首军歌,学生完成得很好,这也体现了今天的学子对英雄的人民军队的致敬。此外,肖向荣表示,以往大会结束会同时放飞和平鸽和气球,今年则把放飞和平鸽单独作为一项议程。“这体现出我们珍爱和平的大国担当。当和平鸽飞起,合唱团唱响《歌唱祖国》,一直持续到大会结束。”

肖向荣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扛枪走上战场的是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青年,而今天合唱团的成员,全部是大学生。这几首歌曲,跨越了80年时空,让两个时代的青年建立起热血与激情的连接。今天的青年,用这几首歌,唱出了民族自豪感,唱出了战争胜利、民族觉醒的力量感。

记者:鹿艺佳,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