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传唱82年!孙晓云手抄父亲抗战歌曲
发布时间:2025-09-04 08:06:59 浏览量:3
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
野鸭满天飞哟,渔帆列成行
年年辛苦年年饥,捉条鱼儿饱肚肠
划哟划哟,划哟划哟
日出一斗金哟,胜过万担粮啊……
《石臼渔歌》手抄本(南京市高淳区档案馆藏)
82年前,一首清新质朴、洋溢浓浓水乡气息的《石臼渔歌》在石臼湖畔唱响。这首歌曲调悠扬,极大地振奋了苏南新四军部队和沿湖百姓抗战的士气。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时为新四军第一师服务团团员的孙海云。孙海云有两个女儿,其大女儿就是现为中国书协主席的孙晓云。
拿贝壳顺手写下的抗战歌曲
1943年3月上旬的一天,新四军第一师服务团团员孙海云从苏中渡江南下,到达了溧水县新桥区的一个宿营地。第二天,孙海云从老乡那里打听到所住的村庄附近有一个湖泊,名叫石臼湖。孙海云从小喜爱山和水,一吃过中午饭,他便约了几位同志来到了湖畔。
左:词作者孙海云 右:曲作者涂克
(图源:新四军纪念馆)
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春风吹拂着湖边的青草,湖面荡起了层层波浪,成群的野鸭振翅飞翔,渔帆排列成行。面对这水天一色、渔帆点点的湖面,想着正处于水深火热的苏南百姓,孙海云不禁触景生情,顺手拣起湖边的贝壳,在沙滩上一气写下了一首《石臼渔歌》的歌词。后经新四军文艺干部、著名作曲家涂克的精心谱曲,这首曲调悠扬抒情、旋律生动优美的《石臼渔歌》,很快在苏南地区传唱开来。
这首《石臼渔歌》唱出了石臼湖的美景,唱出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唱出了新四军战士的战斗豪情,极大鼓舞了苏南广大军民的抗战热情。
溧水红色里佳山村墙绘《石臼渔歌》
今日石臼湖 张中彬 摄
笔墨传承红色经典
孙晓云书写《石臼渔歌》
孙海云两个女儿孙晓云与孙晓霞珍藏着关于这首歌的点滴回忆。去年,孙晓云还满怀深情地用毛笔书写下这首歌的歌词。
孙晓云回忆说,我父亲身上有一种革命浪漫主义情结,在海州师范毕业以后就到上海当兵,保家卫国,是一个进步青年,也是一个有抱负的文艺青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他发自内心地写了这首歌的歌词。
在艰苦的敌后抗战中,新四军中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反映部队作战、根据地建设的歌曲,这些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对鼓舞广大军民进行抗日斗争,夺取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父亲写出这样的歌词,孙晓云讲道,如果父亲不是在石臼湖边,如果父亲不是一位新四军战士,他不一定能写出这样有生活气味的歌词。实际上这跟现在的“接地气”“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完全一致的,和现在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文艺作品就要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弘扬正能量,把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通过文艺作品反映出来。
孙晓云书写《石臼渔歌》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