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师者如光 | 符叶灵:用音乐为乡村孩子点亮童年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2:52  浏览量:1

“理发店的老爷爷呀,咔嚓,咔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陵水田仔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40个孩子举着手比划着“剪刀”,跟着欢快的节奏唱跳。屏幕里,城市的“音乐老师”正示范动作;讲台下,音乐教师符叶灵穿梭在孩子中间,不时俯身纠正姿势。在这堂题为《理发师》的双师音乐课上,孩子们的笑容灿若阳光。

从课堂回到办公室,符叶灵便马上打开电脑,根据当天授课的反馈细致修改课件材料。这位刚刚获得“全省优秀乡村教师”称号的青年教师,心中满是对这份荣誉的珍视和再接再厉的执着。四年前,符叶灵初到陵水田仔中心小学时,音乐课还停留在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为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音乐教育,她大胆创新,将智能互动教学融入课堂,成功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双师课堂”搬进了乡村校园。打造一节主题音乐课并不简单,反复打磨教学设计,逐帧制作智能体对话课件,调试优化信息技术……经过多轮磨课完善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她的匠心。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要将数字化技术带入到我的课堂上,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符叶灵说。课堂上,她总能用巧思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她常常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大家玩起角色扮演,有的孩子化身理发师,手持“剪刀”模仿剪发动作,枯燥的音乐知识在趣味情境中变得生动易懂。她还会走到孩子中间,手把手纠正动作,逐句引导把握节奏。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孩子们始终围着她欢快地唱跳,清脆的歌声与笑声充满整个教室。

在同事郭秀丹的眼中,符叶灵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老师。“孩子们特别喜欢上她的课,也特别喜欢围在她的身边。沉浸在音乐的教学中会让孩子们很快乐,我们去听她的音乐课也觉得很幸福。”

除了创新教学,符叶灵对当地传统黎歌的传承同样倾注了心血。课余时间,她常常留在排练室,耐心组织学生学习黎歌,从发音到动作姿态,都手把手细致指导,让孩子们准确掌握黎歌的韵律与韵味。

陵水田仔中心小学的黎族学生占比较高,符叶灵格外注重引导孩子们感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她不定期组建黎歌传唱、黎舞学习等兴趣小组,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孩子们面对面学习专业的黎歌演唱技巧与黎舞动作要领;还常带领学生参与各类美育实践活动,用创意作品展现黎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民族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学生眼中,符叶灵的教学不仅是撒播了艺术的种子,更浇筑了信心之基。班里的黄同学曾习惯把自己“藏”起来,课堂上总是低着头,从不主动举手;音乐课上,即便大家齐声合唱,她也不肯融入,默默隔绝着外界的目光。

了解到黄同学的父母常年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后,符叶灵下班后总会特意绕路去家访。她耐心帮黄同学梳理课堂上没弄懂的知识点,也会和家长说起孩子在学校的小进步。渐渐地,符叶灵就像一缕温柔的暖光,轻轻叩开了黄同学紧闭的心房,渐渐有了敢“发光”的勇气,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

“乡村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都一样有潜力,只是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关爱他们,激发他们的兴趣。”符叶灵说。在她看来,学习不仅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更是拓展视野与建立信心的必由之路。“我会带着孩子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在她的用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学子茁壮成长。

作为2024“海南省乡村强师工程”培养对象,符叶灵在专业领域不断深耕。2024年,她牵头主持的海南省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助力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应用研究》已立项研究;同年开发的课例《黎歌飘扬・小小国际使者》入选省级优质数字资源库,撰写论文获陵水基础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小学组二等奖。同时,符叶灵指导学生屡获佳绩,个人也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从音乐课堂的创新探索,到少数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符叶灵用热爱与坚守,在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室里挥洒着教育的温度。如同一束光,既照亮孩子们的艺术之路,也点燃他们对世界的向往。这份扎根乡土的教育初心,让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在旋律与热爱中悄然绽放。

记者:陈海琼 郑科育 实习生 莫丰珲

编辑:翁艺桓

欢迎投稿!

投稿信箱:lsf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