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钱再多有什么用;曝55岁窦唯疑似迁居阿那亚,他给内娱人提了个醒

发布时间:2025-09-11 01:06:51  浏览量:1

骑电动车去买菜、为了两块钱跟摊主讨价还价、顶着圆滚滚的肚子趿拉人字拖——这怎么看都像个普通大伯的操作,偏偏贴在了窦唯身上。

那个黑豹乐队海报里眉眼锋利得像能切人的摇滚巨星,如今把光环折叠进了一件洗得发皱的灰T恤。

落差大到围观群众都忍不住举起手机拍:原来神坛真的会塌陷到一个早市的豆角摊前。

可别急着替他唱“落魄”二重奏。

阿那亚的海风一年到头都在吹,吹得人心思也慢,慢到可以数清楚浪花崩裂的节奏。

窦唯在这里给自己挑了个没聚光灯的位置,不是被迫退场,更像主动把喧嚣调到静音。

他买一把葱,转身就能走进一条没人认得他的小路,回家开软件继续做他的实验音乐——这听起来像段子,却真成了他六点多起床后的日常。

回顾三十多年前,北京胡同口的小四合院里,6岁的窦唯抱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笛子瞎吹,把一首《牧民新歌》吹得七零八碎,老爹在旁边听着笑,也不纠正走音,只顺嘴来一句:“吹得挺好,下次少一个破音就更好了”。

这种放养式的家教,埋下了他日后谁都不买账的底气。

后来进青年轻音乐团、进黑豹,他一开口,金属失真里掺着民乐的滑音,同行当场掉下巴。1995年《艳阳天》那张专辑,干脆把失真踏板一关,用笛子和鼓刷敲出一个没人听过的夏天。

事业最炸的时候,感情也被放大镜怼到脸前。

跟王菲的那一段,八卦媒体写得跟章回小说似的。

出轨离婚收场,放别人身上早被唾沫星子淹没,可窦唯一句“感情里做错就要认”把事情钉在了板上,不躲不洗。

高原出现之后,两个女儿慢慢长大,窦靖童剃头染发飙英文歌,小女儿背着相机拍黑白胶片,一家子像拼盘:看着互不挨着,实则旋律共通。

据说姐妹俩在家抢麦,窦唯负责调音,一句“你们谁先到副歌谁是主唱”就能把战争变成合唱。

至于“穷到吃土”的传闻,听多了只剩一声呵欠。

音乐版权细水长流,每年夏天阿那亚做“邻居音乐会”,他的歌单随便点一首都是VIP级流量,再加上前些年置办的小院跟着房价水涨船高。

人家不是没钱,是懒得把钱堆在前胸后背炫耀。

朋友问他,怎么不去综艺当导师?

他回,音乐一旦需要评委打分,味道就坏了,像把一把香菜拿来做香水测评。

去年冬天北京后海一间仓库里,他弄了个小型分享会。

没有宣传,门口只贴A4纸写着“窦唯作品交流,不签名,不合影”。

来的人也不多,二三十号,多半是从“黑豹”一路跟到现在的老粉。

他抱着电子鼓机,摁几下按钮,嗡鸣声像寒夜里点着的碳火,听得人后背发麻。

曲子放完,他只说一句:“我想试试声音能不能像海水一样,退下去又自己涨回来。

”底下没人鼓掌,大家集体长叹一口气——那一刻明白,他还在较劲,跟自己的耳朵较劲,跟所有规规矩矩的和弦较劲。

把人生翻到五十岁之后,窦唯干脆把“成功”这两个字踹进海里:它浮上来就浮上来,沉下去也无妨。

早市上的他挑西红柿,挑那些略微裂口却更甜的,道理和挑音符一样:不完美,才像活的。

他把这种挑挑拣拣的哲学写进曲子,再端上自家餐桌,跟母亲和邻居分享一盆番茄鸡蛋面。

炊烟升起,吉他在墙角静静躺着,没人记得它上一次调好弦是什么时候。

有人替他不值:曾经的摇滚王子混成寻常老头。

有人替他高兴:总算没人逼他在万人面前嘶吼“无地自容”。

其实这两种唏嘘都多余,窦唯早就跳出了“应该”的轨道,自顾自把日子过成了一首无字歌。

阿那亚的浪还在拍岸,电动车轮在石板路上吱呀作响,一切声响混成新的节拍,够他继续玩上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