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哭着听完了自己写的歌|一位退役军人的〈拓荒〉
发布时间:2025-09-18 11:44:18 浏览量:4
昨夜,《拓荒》完成了最后一个音符的校准。当我按下播放键,歌声在凌晨的工作室里回荡,突然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这不是悲伤的泪,而是看见自己十六年的坚持终于凝练成一首歌的释然。从西北戈壁握枪站岗的夜晚,到如今用音乐继续守护信念,这一路走来,我太清楚"奋斗"二字的重量。
"哪怕落日卷走了所有的霞光/哪怕大地掩埋了所有的希望"——这些诗句是从我生命深处长出来的。多少次被现实击倒,又多少次重新站起;多少回被人嘲笑"太过理想",又多少回用事实证明:坚持的人终将等到天亮。
2005年寒冬,我怀着报国志向往踏入军营。2009年奉命借调成都军区,后又赴北京某机关单位工作。那些年在革命前辈身边聆听教诲的日子,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与坚持。退役后,我带着这份积淀走入社会熔炉,因工作原因奔走于上海、广州等城市。在繁华都市的缝隙里,我遇见了真正支撑起这个时代的脊梁。
这个时代充斥着"努力不一定成功"的论调,网络上弥漫着躺平摆烂的负能量。但我偏要唱"无法阻挡熔炉炼出的硬汉",偏要相信"顶天立地姿态在未来拓荒"。不是因为天真,而是因为我就是靠着这股信念,从一名普通士兵走到今天,完成了无数个"不可能"。
在上海陆家嘴的凌晨,我见过清洁工阿姨对着东方明珠练习微笑;在广州的城中村,有个90后小伙开了家"共享厨房"为摊主提供场地;在杭州的电商园区,我遇见一位失去左臂的打包员,每天经手上千个包裹速度比健全人还快。这些鲜活的生命,都在诠释着什么叫做"硬汉"。
有人问为什么歌词里要反复强调"硬汉"?因为我见过真正的硬汉——那些在荒漠哨所坚守的战友,那些在训练场上摔打爬起的兄弟,那些转业后在各行各业继续奋斗的退役军人。他们用行动告诉我:硬汉不是不会倒下,而是每次倒下都能重新站起;不是从不害怕,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录歌时,我特意保留了声音中的沙哑质感。那不是技巧不足,而是故意留下的岁月痕迹——就像戈壁滩上被风沙打磨的岩石,每道斑驳都是生命的勋章。
这首歌,是写给所有还在坚持的人:
给那个加班到深夜的程序员
给那个第四次创业的追梦者
给那个在实验室反复失败的研究员
给那个一边送外卖一边准备考研的年轻人
给所有被嘲笑"太过理想"却从不放弃的灵魂
我们不必在意外界的喧哗,不必理会那些让人颓废的精神鸦片。只要心中那团火不灭,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拓荒者。
今晨五点,当单曲循环第37遍时,我在歌词本扉页写下:
"荒原永远存在,但也永远会有拓荒者。
致敬所有在人生战场上永不退役的硬汉。"
——易白 于深圳
作者简介:易白,电影+音乐厂牌发起人;文艺创作三十余载,诗、文、歌、画、影、音等文艺作品在省级、国家级比赛获奖,曾因文艺创作成果突出荣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