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发布 成都多项第一
发布时间:2025-10-29 09:24:57 浏览量:3
金钟奖评委元杰在东郊记忆演奏多首经典歌曲。
重磅发布
▼《2025年中国城市音乐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2025年中国音乐剧市场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演唱会及音乐节市场分析报告》
多项第一
▼音乐产业聚集指数
▼音乐原创活力指数
▼音乐演艺活力指数
▼音乐文旅融合指数
▼音乐产业综合发展指数……
成都在多项指标评估中,位居15座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组第一
28日,2025“音乐中国”博览会在成都举行。会上,《2025年中国城市音乐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音乐剧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中国演唱会及音乐节市场分析报告》等权威报告重磅发布。成都凭借底蕴深厚的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持续释放的市场活力,在音乐产业聚集指数、音乐原创活力指数、音乐演艺活力指数、音乐文旅融合指数、音乐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等多项指标评估中,位居15座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组第一。
三大核心要素
助音乐产业蓬勃发展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左骏介绍,该指数设置音乐产业生态基础、音乐活力驱动要素、音乐产业融合深度三个一级指标,测评对象范围覆盖45座城市、213个区县。
在城市音乐产业生态基础方面,成都音乐产业聚集指数位居B组第一。在城市音乐活力驱动要素方面,成都音乐原创活力指数、音乐演艺活力指数、音乐品牌活力指数均位居B组第一。在城市音乐产业融合深度方面,成都音乐文旅融合指数、音乐生活融合指数、音乐产业综合发展指数均位居B组第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左骏肯定了成都的优异表现。他将成功归因于三大核心要素:优越的政策环境、健康的产业生态以及独特的城市魅力。首先是成都的政策环境非常好,武侯区、金牛区等多个区(市)县对音乐产业有扶持政策,音乐发展环境很优秀。同时,成都通过打造大型音乐园区,聚集龙头企业和优秀音乐人,带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和风格很适合音乐人才和音乐企业发展。
音乐人才集聚
多位大咖在蓉成立工作室
在随后举行的成都音乐产业招商推介会暨视听产品推广展示活动上,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李天昊从文化底蕴、音乐产业政策、音乐产业体系、音乐载体设施、音乐品牌和演出市场、人才院团储备6个方面,介绍了成都音乐产业的“现在”与“未来”。
成都拥有强而有力的音乐产业政策保障,助推全市音乐产业全面发展。
成都完备且多元的音乐产业体系覆盖了创作、制作、演出、教育培训、版权交易等各个环节,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2024年,成都音乐产业全年产值达609.17亿元,首次突破600亿元。2025年1—8月,成都音乐产业整体产值规模达425.58亿元,同比增长5.06%。
同时,成都还拥有坚实的人才院团储备及原创动力支撑。近年来,积极吸引了韩红、戴玉强等音乐界大咖在蓉成立工作室,并推动了张靓颖、潘玮柏、海来阿木等知名艺人的经纪公司在成都落户。音乐人才集聚,进一步激发了原创音乐活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静宇 吴雅婷 泽登旺姆 采写 摄影 张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