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人都趋之若鹜的百老汇最性感音乐剧
发布时间:2025-10-29 11:42:12 浏览量:1
《名姝》这部剧,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追过。除了剧目质量高,最吸引人的也许还有每位女性华丽的服饰,曼妙的身姿和挺拔圆润的胸部,让人不禁疑惑她们到底吃了什么发育那么好。
当然最吸睛的还是最后一项“胸部”。
其实,在不少展现欧洲古典风格的影视剧中都对女性这一“特点”有所展示。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丰满前凸后翘的身材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那时的女性为何都拥有如此傲人身材,剧中也为大家有所揭示——萝丝的母亲催促女儿赴宴,为她穿衣时一件白色的紧身衣又为显眼。其实这便是旧时欧洲女性普遍会穿的紧身胸衣。
▲泰坦尼克号束胸衣片段
其实这主要归因于当时的审美——S型曲线,为了保证美观,几乎所有女性都会穿紧身胸衣。
紧身胸衣的作用是使得腰变得更为纤细,从而符合当时对女性的要求:优雅与美丽。但作为美丽的“代价”,女性的肋骨变形挤压内脏,导致内脏下移,身着紧身胸衣的女性不仅呼吸不顺畅,个人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19世纪的女性装束
在19世纪,服饰代表着个人很多重要信息,比如:年龄、地位甚至社会阶层,所以女性不能随心所欲地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而是得穿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当时普遍认为女性应该拥有纤细的腰部,所以紧身胸衣是女性必须穿着的衣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受一战的影响,男性大多数都奔赴战场,劳动力不足,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承担起传统男性的岗位,比如送邮件等。再加上物资不足,繁复、奢华的衣服难以维持,工作也不方便,于是束缚女性身心的紧身胸衣从女性的衣橱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工作的服饰。
▲一战时期女性装束
当时大多数女性的服饰还是以黑色为主。不仅仅是因为黑色耐脏,更是因为战争所导致的死亡率高升,几乎每天都要举行葬礼。最初人们还特地去换上葬礼的服装出席,后来随着死去的人数越来越多,麻木也逐渐侵蚀了内心,人们索性就穿上黑色的衣服上班,等到下班就可以直接参加葬礼。
性感的渔网袜
除了性感的小黑裙,
同样在夏季成为女性必备时尚单品的还有一样
黑丝渔网袜
▼
网袜最早出现在20世纪早期的一版《伊索寓言》中,在《聪明的农夫女儿》的故事里,国王让农夫的女儿来拜见自己,但既不能穿衣服,也不能赤身裸体,于是农夫便让女儿披上了渔网前来觐见。在这里,渔网袜作为服装,具有聪慧和淳朴的意味。
网袜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1908年,美国漫画家让超级英雄Zatanna和Black Canary穿上了网袜。之后美国的女性逐渐深爱渔网袜这一单品。渔网袜一度在美国的掀起时尚热潮。
▲DC旗下超级英雄Zatanna和Black Canary
▲20年代身穿黑色网袜的摩登女郎
然而就在其流行了20年后,网袜一夜间从众多贵族和明星喜爱的单品流落为脱衣舞娘和红灯区的代名词。
其实这是一个意外的结果。
在20世纪初,美国的脱衣舞娘发现网袜除了时髦以外,较之尼龙丝袜,其透气性更好还非常的实用——在其它衣物脱光的情况下,唯一穿在身上的网袜可以用来夹住观众扔上台的钞票。并且袜子越长,可以夹住的钞票也就越多。于是就出现了长筒的网袜甚至连体裤袜。
网袜也就因此变成了脱衣舞女郎和红灯区的象征,离开了一部分无法接受这个标志的女性的衣橱。
50年代开始,随着这些年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一些著名的好莱坞女星穿上了网袜出现在公众的镜头之下,从而带动了另一些好莱坞的芭蕾舞演员也开始穿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网袜才重新巩固了自己在时尚中的地位,并且成为了一些时尚人士的宠儿。
▲玛丽莲梦露穿着黑色蕾丝短裙与网袜
▲伊丽莎白泰勒
作为最吸引人的元素之一,轻薄的黑色舞衣与渔网袜赋予了音乐剧《芝加哥》独一无二的性感与时尚。
《芝加哥》的设计师威廉·艾威·朗(William Ivey Long)在设计该剧服装之初就定下了黑白两色的基调,他将美国20世纪20年代开放自由的潮流与该剧1970年代上演时的风潮与当下流行时尚相融合,整个服装设计既复古又体现当下审美。
▲设计师威廉·艾威·朗
威廉是百老汇和好莱坞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拥有6座托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杯,曾为《金牌制作人》、《发胶星梦》、《灰姑娘》等超过60部百老汇作品担任服装设计师。
他说:内衣是整部剧的重点,
威廉调侃:他要让角色即使进了监狱也只穿着内衣,这样感觉很不错。
也许这些服装看起来并不华丽,但简洁的设计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性感却不媚俗。如今,我们仍然能在各种场合看到社会名流和时尚人士穿着类似《芝加哥》风格的服饰。 这种影响相信还会继续下去,毕竟经典很难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