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人人皆可成诗者|2025西林诗汇点燃全国诗心

发布时间:2025-10-29 13:05:49  浏览量:1

当平凡生活遇见诗意表达,一场覆盖全国的新大众文化赛事绽放着光芒。以“把生活写成诗,让微光耀星空”为主题的2025西林诗汇,自6月中旬启动至8月底收官,共收到近2000名作者的投稿,为当代文艺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成为新时代“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征稿成果亮眼,影响范围跨海内外

历经两个半月全国征稿,本次活动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共收到诗歌作品4000余首、歌词作品300余首。作品来源广泛,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9个县市区,并吸引欧洲、新加坡、泰国等地华语创作者的参与,让“全民写诗”突破地域限制,形成广泛共鸣。

聚焦凡人创作,书写真实生活画卷

本次西林诗汇投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底色”与“生活温度”。创作者年龄跨度极大,从小学二年级到八旬长者,身份涵盖学生、教师、医生、法学教授、船员、建筑工、矿工、修理工、墙绘师、插画师、清洁工、司机、快递员、雕塑师、咖啡店老板、网络作家、宝妈、学生、退休人员等各行各业。他们以各自的生活轨迹为笔,挖掘平凡生活、聚焦微光细节,让诗歌真正成为了跨越地域、职业、年龄的“通用语言”。

创新手记机制,解码诗歌幕后故事

2025西林诗汇创新引入“创作手记”机制,使每首诗成为有根有源的“生活切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创作内涵,更搭建起创作者与读者之间深度沟通的桥梁,为后续挖掘优秀作品、传递真挚情感提供了重要支撑。

扩大征集体裁,探索诗意多元表达

本届诗汇首次将歌词纳入征集范围,打破诗歌与音乐领域的壁垒。优秀作品将由宁波市音协、宁波新乡村音乐公司进行二次创作。这种多元呈现形式将让诗意突破文字载体的约束,以更生动、更广泛的姿态触达大众,助推优秀文艺作品从二维纸页走向多维场域。

专家发声评论,点赞民间诗意力量

针对本届诗汇的投稿作品与活动理念,多位评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评委徐海蛟在点评中表示:“这个比赛让普通人把自己的生命形态用诗歌的方式记录下来。很多诗带着‘人’的温度,带着命运的烙痕,带着那种敏锐真实的痛,非常真切,非常真诚地写出了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写出了普通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求索。”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评委沈苇指出:“‘非专业诗人’们在这个复杂世界的‘发声’,是值得我们倾听和珍视的,他们的写作大多具有及物、在场、鲜活、生动、质朴、疼痛、悲悯、温暖等特点,有些作品比‘专业诗人’的‘惯性写作’更加打动人心、扣人心弦。”他还特别肯定了活动主题“把生活变成一首诗”,这是“西林诗汇”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并付诸了成功的实践和行动。在AI时代,每个人的个体经验已变得更加宝贵、独一,写诗就是“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重新索回语言所有权和文化所有权的一种义举。

中国音乐文学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长,著名词作家应忆航特别对歌词征集表示赞赏:“西林诗汇让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群成为歌声里的主角,不是宏大的歌颂,而是真正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作品中那种‘不刻意煽情,却自带温度’的特质,是这次征集最大的惊喜。特别是青年作者们的作品带着不负青春,奋发向上的气息,有一种‘不被生活压垮’的劲儿,这种发自内心的励志和自强精神,比任何刻意的歌颂都更有力量。”

专家们的评价,共同见证与赞赏了西林诗汇的独特价值——它能够照亮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提笔写诗,发出自己的光芒。

目前,2025西林诗汇评审工作已全部结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活动主办地,宁波本土诗人的表现尤为亮眼,不仅参与人数众多,更有佳作频频呈现,展现出扎实的创作实力。

接下来,各界目光正聚焦于11月9日举办的2025西林诗汇颁奖典礼暨第三届福田音乐季开幕式。届时,备受瞩目的“年度十大诗歌奖”与“最佳歌词奖”将在现场隆重揭晓,为这场全民写诗的热潮画上圆满句号。

2025西林诗汇活动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散文诗》杂志社、《花港词刊》、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宁波市职工文体协会、《文学港》杂志等单位指导,宁波鄞州西林书院主办,宁波新乡村音乐发展有限公司全程执行。